whiteg 提到「spam再演化」,這次針對的對象是 use.perl.org 這個 PageRank 8 的 Perl Community Site。
Spam 的內容在 Journal of chenyelun (當然,記得加上 rel=nofollow
),不知道 use.perl.org 知道了沒…
Network
whiteg 提到「spam再演化」,這次針對的對象是 use.perl.org 這個 PageRank 8 的 Perl Community Site。
Spam 的內容在 Journal of chenyelun (當然,記得加上 rel=nofollow
),不知道 use.perl.org 知道了沒…
在 knight 那邊看到,fidonet zone 62 (台灣區) 跟著消失了:The end of fidonet Taiwan。
當年的 fidonet 現在也逐漸凋零了… 回憶啊 @_@
我把 CreativeCommons 加上去了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2.0),也許晚點 (?) 我會寫一個「關於本站」的 page 放在右邊…
在 Skype Journal 看到:New SkypeIn Numbers released..。這次 SkypeIn 新增了三個國家的號碼:瑞典、挪威、丹麥。
可以慢慢感覺 Skype 的某種獲利形式逐漸成形:Skype 會取代傳統電話。
我的意思是:以後可能變成只剩下「SkypeIn」與「行動電話」。Skype 用戶可以透過 SkypeOut 撥到行動電話,而行動電話可以撥 SkypeIn 給 Skype 用戶,而 Skype 公司可以從中賺取利潤。而 SIP 會因為政治角力戰爭無法成形。
當然實際上不一定會這樣,我只是隨便亂猜測而已 :p
最近國內外有一些企業在嘗試 Blogging,不過常常都只是「有 Blog」而已。
剛好看到「It’s not enough to have a blog. You have to write it too.」這篇提到了這個問題,標題很清楚,你除了架設以外,還必須要去「寫」。
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一個常常更新與互動的 Blog 才有意義,不然就像 Google Blog 只是拿來當佈告欄用而為人詬病。(基本上有一群人認為那根本不是 Blog,而只是一個 RSS 中心,不過這牽扯到 Blog 的基本教義派的問題,我不想爭論這個,我只是說有人這樣認為 XD)
Update:剛剛看到 comment 寫的,很明顯沒看完就耍笨了,這邊是講 Spam Blog (Fake Blog 賺取 PageRank 或是 Google Adsense) 而非 Comment Spam。
InsideGoogle 報導 Blogger 也開始用 CAPTCHA 擋 Comment Spam Spam Blog:Blogger Finally Using Captcha To Block Spam Blogs。
我猜應該出來很久了?(因為目前 bloglines 上有 67 subscribers)
微軟的安全性更新 RSS 在這裡:Microsoft Security Updates Summary,英文版,不過相當有用 :)
在 Mozillazine 的「Greasemonkey and Advertising on the Web」引用了 Douglas Fisher 在「TiVo for the Web」的說法:
Now, this is nothing new to the folks on the digital cutting edge, but it’s time for the media industry to take note because this force is slowly gaining mainstream attention and it is likely to once again change the balance of power between content providers and consumers. And it’s not limited to Firefox. One developer has come up with similar scripts for Internet Explorer.
換句話說,Greasemonkey 利用 Script 使得網站發行人與讀者的立足點一樣了,但有人認為這樣會傷害到現有的環境 (利用廣告讓網站得到收益),但我認為使用者不需要考慮到這點,而是讓市場自己去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