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議】無名小站正名為『無知小站』或『無賴小站』」被冒名回文章了。
沒有無名,也不會有現在的xuite,不是嗎?
做壞事是進步的原動力。
Posted by DK at April 6,2005 21:46
我是 DarkKiller,這個 thread 我只有回過一篇 (以 gslin 為名,回答有關交大那篇的問題的那篇)。我常說的是「幹壞事是進步最大的原動力」不是「做壞事是進步最大的原動力」。上面那篇不是我寫的,我也不打算在這邊淌渾水。
Computer Technical Notes
在「【建議】無名小站正名為『無知小站』或『無賴小站』」被冒名回文章了。
沒有無名,也不會有現在的xuite,不是嗎?
做壞事是進步的原動力。
Posted by DK at April 6,2005 21:46
我是 DarkKiller,這個 thread 我只有回過一篇 (以 gslin 為名,回答有關交大那篇的問題的那篇)。我常說的是「幹壞事是進步最大的原動力」不是「做壞事是進步最大的原動力」。上面那篇不是我寫的,我也不打算在這邊淌渾水。
剛剛在 Aboutweb 翻 forum 的時候看到正在改 code 的畫面,出現 “wretch”?
所以現在是怎樣 :p
PS:關於 Aboutweb 的說明,您可以參考 http://gslin.org/aboutweb/。
在 freshmeat 看到 PuTTY 這個有名的 ssh client 出 0.58 了,包括:
PuTTY now supports IPv6, xterm 256-color control sequences, wildcards and recursive file transfer in PSFTP, and keepalives in all operating systems. A number of small bugs were fixed, security was improved for SSH2, and port forwarding can now be reconfigured mid-session.
IPv6 support!
不過走 6to4 Gateway 看起來很慘啊,國內好像沒人放 (中央研究院計算機中心的不通,不知道是不是我設定錯誤) 6to4 Gateway:
倒是走 2002:: 互跳比較快:(廢話)
來推薦 BBC 繁體中文新聞的 RSS:http://news.bbc.co.uk/rss/chinese/trad/news/rss.xml。
我一直以為只有簡體中文的版本,剛剛看別人的 bloglines 才發現有繁體中文的版本。
少看一點國內的新聞會比較好,真的 :p
標準網頁設計資源集大全 中引用了這個網站:CSS, Accesibility and Standards Links。
網站的右半部推薦 Designing With Web Standards (作者是 Jeffrey Zeldman) 這本書,本人有幸看過 hlb 拿這本書在 CCCA 亂晃 XD
不過我就不太懂左半部用黃綠色為底的網站是什麼意思了,看起來像是比較經典的站台?因為包括了 Position Is Everything (中文版翻譯:Position Is Everything)、CSS Zen Garden (中文版翻譯:CSS Zen Garden,不過後來因為有好幾個人向 CSS Zen Garden 提供繁體中文版本,沒選上被 reject :p)、A List Apart (其中的 Practical CSS Layout Tips, Tricks, & Techniques 有中文翻譯:CSS 實務排版技巧、秘訣與技術)。
什麼?為什麼我一直引用 hlb 的文章?因為我最近常常在抱怨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_- (hlb 跑去當兵了)
不過據說他七月要重出江湖,不知道到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 XD
在 Paris Hilton Podcasts (from Matt) 看到 Paris Hilton 也玩 Podcasting?(對,就是那個 Paris Hilton,需要「資料」的人可以找 slzzp XD)
Matt 是引用自 Six Million and one Paris Hilton Now PodCasting () 這篇文章:
Anyway she is going to use podcasting to promote her new movie House of Wax and will begin podcast her promotions, parties and more beginning April 29th.
除了是自己電影的 promotion 以外,也對 podcasting 幫助不少 :)
對了,在華人圈子裡好像沒看到豐富的 podcasting,除了文化上面造成的差異外 (不善於表達?),bandwidth 的問題是不是也是考量之一?
如果是的話,也許我應該來搞搞這個東西 ~_~
Robert Scoble 一開始寫了這篇:Digital photo space gets even hotter with CNET’s latest acquisition,指出了 CNET 併購了 Windup Labs,而 Windup Labs 旗下的 HeyPix 也成為 CNET 家族的一員,與 Webshots 合併,並指出 Yahoo! 的 Flickr 不夠看 :P
It’s joining Webshots. Now, don’t know about Webshots? I didn’t either until recently. But Webshots has 23 million members (Flickr has less than a million). and they get 750,000 uploads a day. More uploads in five days than Flickr has had in all of its existence. And HeyPix’s team is going to add on some killer new technology to Webshots, James tells me. (He showed me his app at a geek dinner earlier in the year and we’ve kept in touch since then).
不過 Frank Boosman 在 Webshots vs. Flickr? 這篇文章指出了 Flickr 成長的比 HeyPix 快多了,並給了兩張圖,第一張是 Blog 使用 Flickr 或是 Webshots 的量:
很明顯看得出來 Webhosts 在 blog world 裡面並沒有 Flickr 受到歡迎。
第二張是在 alexa.com 的排名:
可以看得出來 Flickr 的成長。
我用了一下 Webshots,有很多問題:
如同作者所說的:
As for why Flickr is growing so much faster than any other photo sharing service on the Web, I’m not the most qualified person to answer that… but I’m fairly sure it goes back to something I wrote a couple of weeks ago:
Open API Web services + open data repositories = Web ecosystems
Flickr is an ecosystem. Is Webshots? Is Ofoto? Is Shutterfly?
PS:有興趣看看 Webshots 效果的人,可以到 http://client.webshots.com/user/gslinn 看。
「跨國銀行:一天內遭萬次攻擊」,聽起來很聳動的標題?
國際銀行業者匯豐銀行(HSBC)的高層坦承,該公司曾在一天內遭受數萬次病毒攻擊。
這是說 Internet Worm 的攻擊嗎?這東西只跟 subnet 大小,以及 IP 附近的鄰居有關 (這樣說很奇怪,我的意思像是這樣:140.113.x.x 的鄰居有 140.112.x.x 與 140.114.x.x),跟公司大小沒關係。
再來下一段提到的就更匪夷所思了:
英國的科技警察「國家高科技犯罪小組」4日表示,英國企業平均每天遭受7次病毒攻擊。在倫敦參加e-Crime Congress的匯豐集團營運長Alan Jebson則透露,該公司收到的病毒經常高達平均值的數千倍以上。
平均七次?那更不像 Internet Worm 了,連 Mail Virus 都不像 (一個公司一天只收到七封病毒信?),所以現在是在講什麼?DoS attack 嗎?不像,因為 CNET Taiwan 還沒有廢到連 DoS 翻不出來。Phishing?那就更不可能了:
他說:「我注意到一天7次攻擊的數字。去年最糟的一天,我們受到10萬次攻擊。」
一天內出現十萬個釣魚網站?!@#$%^…
結論是,我不懂這篇到底在講什麼鬼… 也許我應該去找找原文在講什麼 -_-
「伺服器資料共享 微軟對EU作出讓步」(Taiwan.CNET.com) 中提到了 Microsoft 對 26 項妥協了 20 項,但是卻沒有說其他六項是關於什麼的:Microsoft Accepts Most EU Demands, But Not Over Source (Slashdot)。
是的,都是關於 Source Code License 的問題。
Jeremy Zawodny 之前有 post 一篇:Yahoo! 360 Invites Are Flowing,你可以跟他要 Yahoo! 360° 的 invitation…
不過剛剛看到他在哀嚎 spam 他的人實在太多了 XD
Update: Stop.
Stop.
Please Stop.
Don’t you think that 300+ requests and over 250 via e-mail is TOO MANYY?! Are you REALLY expecting a response at this po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