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Murmuring

Just Murmuring :)

連戰繼任黨主席的新聞

的這篇「 連戰續任黨主席 ?」說他看到 提到「」裡面這段:

連署書以「連戰先生:請您繼續領導中國國民黨,好嗎?」為題,內容一開始就說,要向連戰說聲對不起,因為有一些話或許不中聽,但是請連戰務必「大人大量」。

完全照在 2/23 寫的「連戰與左冷禪」一樣:

嵩山派中站出一名瘦削的老者,朗聲說道:「五嶽劍派同氣連枝,聯手結盟,近年來均由左掌門為盟主。左掌門統率五派已久,威望素著,今日五派合併,自然由左盟主為我五嶽派掌門人,若是換作旁人,有誰能服?」

阿斗萬歲!

Mozilla/Firefox 的蜜月期已經過去

標題寫得很清楚,當 佔有率愈來愈高,他就必須面對現實:一個是 Close Source Software,一個是 Open Source Software,你必須接受在立足點不同的情況下,擁有超越 IE 的安全性。(因為在官方網站上面 “Why Use Firefox?” 其中一條是 “Privacy and Security”)

如果 IE 的程式碼攤開來讓大家檢查,我相信 會遠比 IE 安全。

但就現在一個是 Close Source 一個是 Open Source,我不認為 的安全性比 IE 高。IE 在 WindowsXP SP2 做得相當好,當出現要安裝奇怪的 ActiveX 時,你不會再不小心誤按 Yes,這點跟 的 Install Software 一樣。

就安全性的觀點來看,IE 的安全性是輸在用的人多,而我用 是因為用的人少。

聽起來很像「」裡面的公車理論?

不,跟公車理論不一樣:我不會去阻止其他人用 ,但我不會像某些人大力唾棄 IE 而建議 non-Geeks 使用

Wireless USB 在 5/15 登場

看到後續的新聞:Wireless USB 1.0 set for May 15

我在 Wireless USB 認為 Wireless USB 的主要打擊對象就是權利金過高的 Bluetooth,這點在 的「如果說2004是ipod年、那2005將會是Wireless年」中也有提到。不過 Wireless USB 出來的太晚了,不知道後續的情況是怎麼樣。

可以預測如同當年 USB 的情況,Keyboard & Mouse 這類「耗材」會是最早出 Wireless USB 的一批 (應該在暑假就可以在市面上買到)。

在 Notebook 上使用燃料電池

日本的 在研發 Notebook 上使用燃料電池的可行性:IBM Japan And Sanyo, Team Fuel Cell

IBM Japan and Sanyo are teaming up to bring a real fuel cell system to notebook PCs in the near future.

已經先發展出混和式的電池,包括傳統的鋰電池與燃料電池可以供應 8 小時的電量:

Sanyo has already developed a hybrid battery system with both standard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fuel cell which can be used on existing ThinkPad models. Said system uses a 130cc cartridge, leading to about 8 hours of battery life.

文中最後說,最值得讚賞的是燃料電池的部分可以 Hot-swapping,但最讓人厭惡的是要 2.2kg XD (比 Notebook 還重…)

原新聞稿在: 三洋電機と日本IBM マイクロ燃料電池を用いた「ノートPC用ハイブリッド電源システム」の実用化に向け協業 ()、三洋電機と日本IBM マイクロ燃料電池を用いた 「ノートPC用ハイブリッド電源システム」の実用化に向け協業 ()。

愈來愈多人不在乎 Mail Spam

People are More Accepting of Spam 提到了:雖然信箱裡的 Mail Spam 愈來愈多,但他們愈來愈不在乎這點。

在原來的新聞 Spam and phishing 裡面提到:

More than a year after the CAN-SPAM Act became law, email users say they are receiving slightly more spam in their inboxes than before, but they are minding it less.

另外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收到 Porn Spam 的情況愈來愈少:

Among other things, the survey found that people were getting less porn spam, a uniquely troubling form of spam for most users and particularly for women. While 63% of email users now say they have received porn spam, down 8 percentage points from a year ago, 29% of those email users say they are now getting less porn spam, compared to 16% who said they are getting more.

在還沒開 以前,收到的 spam 數量大約在 300 spam/day 封左右,目前打開後剩下 50 spam/day,其中大部分都被 給丟到 Spam Folder 了。

目前有一些新的技術在跑,像是 在推的 在推的 (雖然我覺得這是一個問題很多的技術),但突破的方法其實也都有,而且都不難。

只要透過 Open Proxy 用 Provider 的 Webmail 硬送就可以了。如果遇到 AuthImage 類 (

買 Domain Name 時的一些碎碎念

對我最方便的一點就是當 Domain 有大特價的時候會報出來,然後還會用表格將各家的金額寫出來:Register.com Lowers Domain Pricing。(重點不是 Register 降價,那種從 USD$35/year 降到 USD$30/year 是個鳥蛋,重點是那張表,不要搞錯了)

我今天凌晨幫 & 各買了一個 Domain, 居然問我「不是要 NTD$300 嗎?」(因為 USD$8.95 在美金比較貴的時候快 NTD$300),我就跟他說「時代不同了」,每年都在降啊 :p

所以如同 在「逐 domain 而居」所說的:

總之,一次買太多年不划算,除非你常常忘記去 renew (例如某公司) … 還是過著逐 domain 而居的日子好了,反正 transfer 不要錢 XD

不過 的手腳很慢,都已經刷下去了到現在都還沒通 (active),大概是這部分有用到人工作業,要等上班時間才會處理吧…

PS: 所提到的「某公司」應該要改成「敝公司」(以 的身份),也就是很久前 忘記繳 hinet.net 的費用 XD

加拿大 RIAA 宣稱 P2P 所造成的損失不實

本來這則新聞是在 上的 Music Industry P2P Claims Dismantled 看到,不過因為 crash,把我寫到一半的文章弄掉了,就一直忘記寫。

剛剛在 上面看到 有提到這件事情,順便寫一寫:Canadian music industry’s fake stats shredded

主要的意思是說,加拿大類似 RIAA 的協會宣稱 P2P 所造成的損失極為巨大,但加拿大一位法律系的教授 用實際的數據提出反駁。

Using actual data from Canada, Piercing the P2P Myths, demonstrates that the loss claims are greatly exaggerated and that P2P has had little, if any impact on the income of the artists themselves.

我覺得在台灣我好像也看到類似的情況?:p